如何最好地进行紧急“送货上门”

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。
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
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
“双11”时期,快递物流达到顶峰。在部分地区,不少消费者反映,尽管包裹注明“送货上门”,但他们只收到短信提货,包裹就被直接放入储物柜或快递站。为什么有些快递公司不把包裹送到你家门口?如何打通快递“最后100米”,让“送货上门”变得更加可行? 《新华社透视》记者已开始对此事进行调查。为什么邮局里包裹堆积如山? “双11我买了20公斤洗衣液,还专门写了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‘送货上门’。安徽合肥居民何东新告诉记者,当他联系快递员时,对方只是简单地说,“我们是送货上门的。何东鑫的经历为很多消费者代言。2024年3月1日起,新修订的《快递市场管理办法》生效,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确认收件快件,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至快递智能箱、快递服务站等快递终端服务设施。但对于快递员来说,这种现象依然普遍存在。未经许可就被送到邮局和智能柜。“这里只有几家快递公司可以将包裹送到我们家。 “其他快递公司都把快递包裹留在邮局。”湖南邵阳人蒋说。记者偶然来到合肥市的一家快递邮局。某些城镇充满了等待领取的紧急邮件。 “工作日,车站每天约有1000个快递包裹,‘双11’高峰时段可能会超过2000个。”邮政相关负责人表示,大多数快递公司员工默认将快递包裹留在邮局,邮局会向消费者发送短信提醒其取件。记者随后致电该快递公司合肥分公司,一名代表回应称,该快递公司可能无法显示消费者传递给电商平台卖家的票据。如果您希望送货上门,请在详细地址后写上“送货上门”。如果没有特殊标记或者发货前没有电话通知您,快递员将默认将包裹留在邮局。黑猫投诉平台已收到近700起“快递不到门”投诉其中重点关注“大件物品未到达门口”和“未经通知就送到邮局”等问题。 “很少有人在网上抱怨。当他们遇到这样的事情时,他们通常不会去管,”江说。为什么快递很难到达消费者手中?许多使者也有困难。 “平时我们每天的订单量会超过700个,‘双11’高峰期有时会超过1000个。”他说。 刘玉杰,一名在这个行业工作了8年的快递员。 “我每天都很忙,一旦所有的快递包裹都送到门口,就没有送货了。” “快递行业竞争激烈,单价很低,公司的利润率微乎其微。”一位交通行业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:“要控制交通”。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原因,很多快递公司都不愿意派员工到码头。通常只有一个送货司机负责多个社区的配送,日订单量可达数百个。送货上门是不切实际的。 ”刘玉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配送订单赚的收入只有0.8至1元,每件寄到邮局要扣除0.3至0.5元。在邮局下单,邮政每单收入会减少,但整体盈利能力较高,因为可以同时配送更多订单。配送需求信息。配送不畅也是“送货上门”的原因之一。“消费者的配送需求其实很强烈。多样化。有些人喜欢快递,有些人习惯在邮件中临时存放,有些消费者有灵活的需求。您可能希望挨家挨户接收或需要暂时将其存放在邮箱中。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组副秘书长陈银江表示,强迫快递员每次都打电话确认这些请求,不仅费时,而且费时间。这会增加成本。他表示,该平台在订单页面上没有送货方式选项,消费者只能通过给商家留言的方式说明自己的送货需求。 “如果卖家提货的话,卖家不会收取任何费用,也不会反馈给快递公司。”陈银江说,在这种情况下,快递公司通常会默认最不麻烦的送货方式。一般来说,送货上门的快递公司多为自营模式,服务标准、定价模式和准时要求都比较统一,从总部到末端都执行同一套标准化流程。 ”安徽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公关经理吴彦林告诉记者,消费者反映的不做送货上门的快递公司大多是加盟公司。即使头部宿舍快递公司有相关标准和要求,很难覆盖众多加盟商、助手和代理商。此外,陈银江还表示,《快递市场管理办法》虽然有制裁规定,但规定“未经用户同意,利用智能投递箱、快递服务站等投递快递的行为”,但在实施期间,很少有快递公司受到该法的处罚,这就是快递“送货到家难”的问题,必须认真落实规定,确保消费者的真实诉求得到满足。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。”陈银江建议,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,对不执行快递要求或大量发货的企业严肃查处。“快递行业正在加强自身管理,推进服务标准化。吴杨岭认为,快递企业应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配送需求为重点。他表示,快递企业总部应重视终端会员店和快递员的服务质量,制定统一的服务规范,强化终端环节的约束力。“快递企业不能简单地向快递公司施压,需要增加基地现场人员数量,合理界定配送区域。 “科技进步创造‘快递’环境。一位快递行业负责人认为,社区、写字楼应有标准化邮局或智能快件箱。邮局应及时发布收件信息,增设冷链、24小时自助收件等设施。”利用“邮局暂存”选项,将自己的需求与快递员同步。消费者也应行使理性选择权,明确自己的需求。安徽省消保委法律与公共关系处处长张路明建议,邮政平台和企业相关寄递服务机构要通过强化技术能力、盘活现有社会资源、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等方式,落实责任,改进服务,在成本、便利和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。新华社、合肥11月18日电《新华透视》记者胡锐代伟 来源:中国青年报

推荐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